提問者: | 咨詢分類:商標局實質審查16-09-19, 10:38 AM
實質審查中的商標搶注問題有哪些?
被搶注商標的獨創性不強,是造成商標被搶注的基本原因。被搶注商標往往是獨創性不強,而在某一類別上又有一定名氣。有一定名氣,才能給搶注者帶來經濟利益,這也是搶注者的動機所在,同時因被搶注商標獨創性不強,保護難度就會增大,如“熊貓”商標。只是因為南京熊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熊貓”牌電視機才成為馳名商標,與此同時,在其它類別上也有不同廠家注冊使用“熊貓”商標,因此,很難判斷某一家企業來申請“熊貓”商標是惡意搶注;另外有一些現在有名氣的商標本身就是在一些其他廠家使用該商標之后才出名的,如“長虹”商標,四川的國營長虹機器廠在電視機等產品上使用之前,在6類、11類等其它類別上就早已是其它企業的注冊商標了。因此,在實質審查中,對馳名(公眾熟知)商標也只能在相關類別上對其商標進行擴大保護,而在其它類別上,只能對其文字的獨特書寫方式進行保護,對于同名的普通文字,在其它類別上就根本無法保護了。對于馳名商標尚且如此,對于一些不太出名的商標,如“如意”、“四環”等商標的保護難度就會更大。相反,對“海爾”、“同仁堂”等商標來講,因其獨創性非常強,不僅一般消費者容易辨別,審查員在實質審查中也能夠充分考慮,這樣就不會給惡意搶注者以可乘之機。因此,獨創性是商標避免被搶注的關鍵條件。
審查工作的程序,決定了認定商標搶注行為有一定的難度。實質審查程序中,審查員基本上都是每人分管一類,甚至是幾個人分管一類,因此只能對于自己分管的類別的商標及商品比較熟悉,一旦涉及到跨類現象,了解的情況就很有限。與此同時,商標搶注者基本上又都是對比較知名的商標進行另類注冊,審查員一般都不能及時發現,這就造成惡意搶注成功率非常高。此外,因商標申請量非常大,審查員的工作量也很大,審查中審查員不可能對每一件商標都用大量時間去進行檢查、分析和判斷,因此也給惡意搶注者提供了成功的機會;此外商標實質審查的時間性非常強,而惡意的搶注商標又都是分期分批申請上報,在時間和數量上相對于正常申請量來講是非常小的,可能到不了百分之一,從而使審查員很難發現哪些申請屬于惡意搶注商標。
所以,在實質審查中,只要是不違反禁用條款又與在先商標不構成相同近似的惡意搶注是能夠通過的,這是審查性質和審查程序所決定的。
盡管惡意搶注能夠通過商標的實質審查階段,但是<商標法>已經在審查確權后面的程序上確定了解決商標搶注的辦法。所以,我們認為,一方面企業應該加強商標保護的意識,在惡意搶注之前就對自己的商標進行注冊保護,另一方面,出現惡意搶注商標后,可通過異議、爭議或注冊不當程序來解決。
@ 2015-2021 xiaohuantm.com 版權所有 ICP證:粵ICP備15114115號
公司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西八號天河商貿大廈1301室 地鐵站:3號線崗頂站D出口或BRT公交站:崗頂站
我們會在10分鐘內聯系您